那鴻書

那鴻書

那鴻書


 

導論:          

 

那鴻書是舊約十二小先知書裏的第七本,在希伯來文聖經,它排在彌迦書之後,但在七十士譯本中,它雖仍是第七本,卻排在約拿書之後。那鴻這名字有很多不同的翻譯,但普遍認為以「滿有安慰」最為貼切。因為先知的名字代表了本書的信息,意思就是根據那鴻所傳的,猶太必得安慰,它必有安慰臨到,因為神將在這段歷史中視欺壓猶大的尼尼微為敵,並將其敵人徹底的擊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對於那鴻先知事奉的年代有兩個講法,一是在猶太王約坦在位的時候,或者是在但以理和以西結之間,在希西家作王的時期,即是他與以賽亞和彌迦是同時代的人。由於那鴻書的經文透露當時尼尼微正是如日中天,氣勢強盛,堅不可摧。因此普遍認為那鴻書應寫於主前663至626年之間,因為當亞述王巴尼帕於主前627年去世後,巴比倫人亦於626年左右叛變,亞述的國勢亦急速崩潰,而首都亞述城亦於主前614年淪陷,而尼尼微城亦於主前612年傾覆,最後在主前609年,亞述全軍覆沒。

 

那鴻書只有短短的四十七節經文,因此它只集中講述一個主題:尼尼微的傾覆。先知認為尼尼微將受審判的原因,並非因為尼尼微是猶大的仇敵,因此應受神所審判,而是因為她是神的仇敵。那鴻受到尼尼微對別國那種殘暴的統治所影響,亞述人可能是古代最出名的劊子手,犯了難以形容的恐怖罪行。那鴻親眼看見這些事,令他的怒氣與日俱增,他從心靈的最深處發出忿怒。

 

但那鴻的忿怒不是基於個人,甚至也不是基於民族和政治的層面。他憤怒不只是因為亞述人得罪了他,或他的同胞,或其他的人,對那鴻來說,尼尼微得罪的乃是神。他視尼尼微為邪惡和罪孽的化身,是善與惡在宇宙間的爭鬥,因此先知才會如此熱切地渴望尼尼微城的毀滅,因為一切行惡的人,都要為罪付上重大的代價。

 

那鴻書表現了三種神學的主題:

一,神是掌權的主,作為掌權的主,神引導人類的歷史。因此這座當時最雄偉的城市,在神的宣告下「你的名下必不再留後」,這就是神的權柄。

二,神是公義的審判者,祂和人類的交往建立在個人與祂的關係上。受審判和得救恩,像一個銅幣的兩面,背逆神的遭到審判,信靠神的得蒙憐憫。

三,神是大有憐憫的救主,祂既溫柔,又體恤「耶和華本為善,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,並且認識那些投靠他的人」。另外,祂對人忍耐「耶和華不輕易發怒」。

 

   今天,如果我們覺得惡人當道,世代充滿暴戾,公義不能伸張,正被欺壓。我們就需要那鴻先知一樣的名字作為「滿有安慰」,因為我們的主不單掌權,亦施行公義的審判,而最重要的,祂大有憐憫,總是看顧那些願意依靠、仰望祂的兒女,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祂用寶貴的生命所救贖,祂永遠都不會丟棄我們的。

 

全書 3 章,盼弟兄姊妹以每天按章作為靈修, 

文章分享如下:

 

第一章1至7節 第一章8至15節 第二章 第三章

Powered by eshop88.com
網上商店